按 Enter 到主內容區

認識骨質疏鬆症

  • 發布日期:107-03-19
  • 發布單位:臺南榮譽國民之家

 

 

一、 何謂骨質疏鬆症? 

    成年人骨質疏鬆症的定義為『一種因骨量減少或骨密度降低而使骨骼微細結構發生破壞的疾病,惡化結果將導致骨骼脆弱,並使骨折的危險性 明顯增高』。

 

二、危險因子   

(一)父母親曾患有因骨質疏鬆症引發的骨折。  

(二)成年期之任何骨折(除臉骨、顱骨、指骨及趾骨以外)。

(三)體重輕於同齡之第25百分位(或MBI<20kg/m2)者。

(四)40歲以前停經或手術切除卵巢者。

(五)生育年齡中,曾有累積2年以上無月經者。 

(六)使用大量類固醇(相當於每日大於5mg)累積6個月以上。

(七)甲狀腺機能亢進病史、肝腎疾病、類風溼性關節炎、糖尿病者 

(八)吸菸、酗酒或過量咖啡因。

(九)年齡大於70歲。

 

三、症狀

(一)駝背。

(二)骨折:骨質疏鬆症引起之骨折常發生於手腕、脊椎、大腿股骨頸。

(三)胃腸不適:脊椎前屈及壓迫性骨折導致胸腹器官受壓。

(四)腰酸背痛。

 

 四、診斷方式  

 (一)X 光檢查。

 (二)骨質密度檢查。

 

 五、日常生活照護及預防

(一)運動可增加骨密度,增強肌力,改善平衡功能,減少跌倒和骨折;孩 童、青少年及成人可採重量訓練、有氧運動及阻抗力訓練,如走路、 健 行、慢跑、打網球、跳舞、游泳,停經後婦女及年老者可採用規律有 氧運動,如慢跑、太極拳、球拍類運動、游泳等。

(二)平日適當日曬,製造足夠維生素 D,以幫助鈣質吸收。

(三)均衡飲食:鈣是影響骨質的重要因素,最好的鈣質來源有奶製品、乳 酪、五穀豆類、菇類、海帶、杏仁、小魚乾(丁香魚)、吻仔魚、深綠色蔬菜或大骨湯等。

(四)採低鹽、低脂、低糖飲食。另含草酸鈣的食物如菠菜,因會與鈣結合 成草酸鈣應避免一起食用,此外過高的鹽分、脂肪和糖分會影響體內 鈣的吸收,因此應避免與含鈣豐富的食物一起食用。

(五)男性每日鈣攝取量約 1000 毫克,停經後女性約 1500 毫克,上限為 2500  毫克;51 歲至 70 歲每日維生素 D 攝取量 400IU,上限為 1000IU。

(六)建立正常生活習慣:避免酗酒、抽菸並少喝咖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