疥瘡感染症
認識疾病(一) 疾病概述﹝Identification﹞ 由人疥蟎所引起;典型症狀為皮膚劇癢,至夜間時更為嚴重。感染疥蟎後,人體對疥蟎及其排泄物產生過敏反應,因此皮膚上會出現紅斑、丘疹、水皰等症狀,有時因劇癢抓傷引起疼痛,並導致細菌感染。 (二) 致病因子﹝Infectious agent﹞ 人疥蟎 (human itch mite, Sarcoptes scabiei var. hominis),乳白色,雌蟲長約0.3 ~ 0.5 mm,寬0.3 mm,雄蟲較小,長約0.25 mm,寬0.2 mm,肉眼幾乎看不見。生活史會經歷卵、幼蟲、若蟲、成蟲四個階段。雌蟲在皮膚表層挖出隧道,每天可在角質層產1 ~ 3粒卵,產卵期4 ~ 6週。 (三) 傳染窩﹝Reservoir﹞ 疥蟎會寄生在皮膚表層,以螯肢和足爪在角質層開鑿出隧道產卵,這些隧道會在皮膚表面呈現灰白或皮膚色的線,特別在人體皺摺處及柔軟的地方,包括手指間、腳趾縫、肩胛骨、腕、肘、腋下、腰、乳頭、陰莖、屁股等。疥蟎通常只有10 ~ 15隻,所以不易發現。疥瘡通常不會出現在顏面,但嬰幼兒感染時可能發生於頭頸或顏面。 (四) 傳染方式﹝Mode of transmission﹞ 接觸患者的皮膚、衣物、床舖或傢俱皆可能被傳染,疥蟎在成人間常透過身體親密接觸傳染。疥瘡傳染性很高,患者應格外注重個人清潔衛生。 (五) 流行病學﹝Epidemiology﹞ 分布全世界,在人群密集的環境,傳播特別快速,如宿舍、護理之家、長期照護中心、監獄、軍隊。 (六) 潛伏期﹝Incubation period﹞ 人第一次感染,約2 ~ 6週才會出現症狀;若為二次感染,症狀約1 ~ 4天就會出現。 (七) 可傳染期﹝Period of communicability﹞ 患者感染後即使症狀尚未出現也可傳染,在疥蟎與卵全部清除前,皆具傳染力。 (八) 感受性及抵抗力﹝Susceptibility and resistance﹞ 感受性為非特異性,任何人皆可能被傳染。唯免疫能力較差、年長、失能、操勞過度者可能感染較嚴重的挪威疥。若未正確預防,可能再次感染。
預防保健(一) 注重個人清潔衛生。 (二) 避免接觸患者的皮膚、衣物及床鋪,患者的房間必須徹底清理。 (三) 患者及接觸者﹝尤其親密接觸者﹞都必須接受治療。 (四) 外宿時選擇每天會更換床單及被單的旅館,尤其在環境衛生不良的地區。 (五) 最好一人一張床,若有不同人使用同一張床,最好更換床單及被單。 (六) 不要讓別人睡自己的床或使用自己的寢具,衣服也不要互相借穿。
治療照護(一) 經醫師診斷確定後,使用滅疥藥物,必須從脖子塗抹到腳底,全身都要塗到,如背部、屁股縫、陰部、肚臍、手指間、腳趾縫、指甲縫等較不易塗敷部位均須徹底塗遍,不應只塗抹發癢部位;並遵守藥物標示及注意事項。 1. 使用硫磺藥膏或benzyl benzoate全身塗抹,24小時後清洗全身,連續治療三天。 2. 或使用Crotamiton成份的藥物,全身塗抹,24小時後塗抹第二次,再經48小時後洗去。 3. 或使用Lindane成份的藥物,單次塗抹,停留在皮膚8 ~ 12小時後洗去。一星期後可重複治療。 (二) 疥蟎離開身體2 ~ 4天後即會死亡,故治療開始前3天內,患者使用的床被單、衣服均須用60℃以上的熱水清洗並以高熱乾燥,無法清洗或乾洗的衣物,密封於塑膠袋兩週。患者衣物要與未患病者分開處理,並持續高溫處理至患者藥物停止使用為止。 (三) 除去疥蟎及卵後,皮膚發癢及疹子約需一個月才會全部消失,此時可使用止癢的外用及口服藥物,以緩和症狀。若治療後2 ~ 4週皮膚仍會發癢或疹子再度出現,可能需要再次治療。 (四) 初次感染疥瘡約2 ~ 6週才會出現症狀,然而無症狀時也具有傳染力,因此若疑似感染,可先塗抹治療藥物。 資料來源:衛生福利部疾病管制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