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部開發大隊石頭夢—緬懷榮民前輩與河海爭地屯墾史實
光華村牌樓 花蓮農場成立於民國41年11月1日,原名「花蓮大同合作農場」,51年7月 1日歸退輔會自行管理,經多次裁撤併於58年11月 1日改稱為花蓮農場,下轄光華、西寶及泰來分場。經管土地遍佈花蓮縣8鄉鎮市,面積達4333.13公頃,全場設84個農莊,安置退除役官兵從事農業生產最高達2,500人,指導其生產技術及服務照顧其生活,期使達到以場作家,自給自足,安居樂業,使社會安定和諧。民國89年1月16日配合農場組織精簡裁併成3個分場,編制員工及場(墾)員、遺眷移撥花蓮榮民服務處持續服務照顧。 花蓮農場早年輔導榮民生產釀造醬油、繁殖仔豬、桑苗,並參與農改試驗計畫生產蔬果(豌豆、柑橘、無子西瓜、玉米等)。當年退役士官兵成立開發大隊,民國50年期間榮民開闢河川,以人力及簡陋工具與巨石搏鬥、完成坵塊,辦理客土作業耕作及田園撿石砌田梗之東部荒地。其中一支被安置在木瓜溪下游的河川新生地,退役官兵要面對大石如斗、滿眼寸草不生,宛如戈壁灘的砂磧礫石鹼土,位在大石下面才有沉積沃壤,榮民弟兄以人工的方式,挑撿巨石、開闢溝渠、填土造地之後,才將河床荒地陸續變成良田,成為可耕種的農地,52年5月成立光華分場,其後弟兄們安家落戶,演變成為今日的光華新村,充分顯現早年榮民弟兄「與河川爭地、向石頭要糧」之艱辛開墾。 光華牌樓建於53年,見證退輔會開發木瓜溪河床地榮民大隊屯墾之歷史,花蓮因其特殊性,榮民與閩南、客家、原住民各佔一席之地,在榮民凋落之後,農場從風光到今日轉型經營,此牌樓之保存已成為農場之歷史記憶。這座牌樓帶有「外省族群墾荒遙寄思鄉情」之意境,誠如光華墾區紀念牌樓之對聯:「發揮戰鬥精神築堤與河海爭地;完成開墾任務拓荒使砂礫為田」。光華牌樓位於華城五街上鄰光城路交叉口,其三間四柱三樓坊的設計,脊上飾以相背的雙龍,坊門上的對聯,及坊前紀念碑碑文,皆留下老兵開墾新生地及經營農場的歷史軌跡。此牌樓又稱光華墾區牌樓,花蓮縣政府亦於93年登錄為歷史建築之建築物類、牌坊。 光華農場在吉安鄉光華村,除了光華一村到五村(現在的一、二、三、四、六鄰)外,還有老五村(現在的五鄰)。當年政府為開發石材工業,設置光華工業區,三村因而遷走,五十七年中華紙漿公司成立,老五村原耕地改建紙漿廠,大部份榮民轉業到紙廠上班,開啟另一種生活模式。 1965年陳耀圻導演曾拍攝臺灣紀錄片史上第一部真實電影「劉必稼」。直到2005年,主角劉必稼與他的家人再度成為紀錄片「石頭夢」的主角,背景就是光華村。劉是1940年代在大陸農村被徵調壯丁而隨著先總統蔣公來臺灣的軍人,他在退伍前到臺灣東部河川地撿拾各種奇石,而木瓜溪正盛產著玫瑰石,最後他落腳在光華村,開墾田地,娶了在地臺灣女性。光華村有許多這樣由外省老兵與來自臺灣不同族群的妻子(大多是原住民,也有閩南與客家人)及兒女所組成的新移民聚落。「石頭」是片中最重要的象徵,聯繫了在沙土石堆中辛勞開墾的劉必稼上一代榮民和喜愛撿拾玩賞石頭的劉必稼兒子下一代連繫起來。如同玫瑰石一般,劉必稼和他的家人外表黝黑平凡,就像玫瑰原石經過觀察、琢磨、切工、雕琢、光、磨光,才能展現內裡蘊含的瑰麗高雅的圖案,數十年來與木瓜溪溪流浪花共織夢想。相較於現在的高單身率、高離婚率、少子化,可借鏡本村榮眷的家庭經營模式,都是婚姻的活教材,且每位榮民更是寶貴的活歷史。 參考資料 輔導會真情故事農林機構篇 石頭夢紀錄片來源:docued 本處微電影 相關照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