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年人跌倒風險藥物衛教》,正確用藥安全宣導
隨著我們年齡的增長,身體機能逐漸下降,跌倒的風險也隨之提高。根據國內外的研究調查報告顯示,老年人因跌倒受傷的比例竟高達70%。跌倒不僅會造成輕微的擦傷,還可能導致嚴重的傷害,如髖關節骨折、其他部位骨折、硬腦膜下出血及頭部外傷等。 我們要提醒大家,年齡與藥物使用是造成跌倒的主要危險因素之一。尤其是當長輩服用以下型藥物,跌倒的風險將會顯著增加: 1.鎮靜安眠藥:這類藥物主要用於治療失眠及焦慮,可能導致患者感到昏昏欲睡,影響注意力和反應速度,從而增加跌倒的風險。 2.利尿劑:用於治療高血壓和水腫,可能會引起頻繁的排尿,導致突然起身時的暈眩或不穩定。 3.軟便劑:雖然主要用於治療便秘,但長期使用可能影響身體的電解質平衡,導致虛弱和頭暈。 4.抗心律不整藥:這些藥物調整心臟的節律,但有時可能導致低血壓或暈厥,特別是在起立時。 5.高血壓藥:某些降壓藥可能引起低血壓,因而造成頭暈或失去平衡。 6.抗憂鬱劑:除了心理健康方面的影響,有些抗憂鬱劑也可能導致嗜睡、頭暈和運動協調障礙。 7.肌肉鬆弛劑:這些藥物治療肌肉痙攣,可能導致肌肉無力和重要反應時間延遲。 8.麻醉劑:手術後的麻醉劑可能持續影響反應能力和行動能力,增加跌倒風險。 9.止痛劑:某些強效的止痛藥(如阿片類藥物)可能導致昏昏欲睡和反應遲緩。若藥師已提醒您使用其他藥物可能產生的副作用,如步伐不穩或頭暈,請務必提高警覺,並加以防範跌倒的發生。 若長輩正服用這些藥物,建議定期諮詢醫師或藥師,瞭解用藥的安全性和可能的副作用,並採取相對應預防措施。我們非常重視每一位長輩的用藥安全與健康,歡迎大家隨時來詢問,加強瞭解,讓我們一起攜手預防跌倒,擁有健康快樂的生活! 謝謝大家的配合與努力。 敬祝健康!
海報來源:衛生福利部食品藥物管理署、台北榮民總醫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