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 Enter 到主內容區
現在位置 首頁 > 衛教園地
  • 推到:facebook

花蓮榮譽國民之家114年度衛生教育(冬季皮膚保養)

  • 發布日期:114-10-27
  • 發布單位:花蓮榮譽國民之家
衛教冬季皮膚常出現的症狀

衛教冬季皮膚常出現的症狀

一、前言

冬天天氣寒冷乾燥,對於我們長輩來說,皮膚容易出現乾癢、脫皮、甚至龜裂或濕疹等問題。年紀增長後,皮膚的油脂分泌會變少,加上保水能力下降,更容易讓皮膚變得乾燥敏感。因此,學會正確的冬季皮膚保養方法,能幫助我們減少不適,維持皮膚健康與舒適。

二、常見皮膚問題與症狀

1. 皮膚乾裂

  • 常見部位:手部、腳跟、小腿。

  • 症狀:皮膚粗糙、脫屑、龜裂,有時甚至會疼痛或流血。

2. 冬季癢(乾癢性皮膚炎)

  • 特別常見於長者。

  • 症狀:全身或局部皮膚乾燥、癢感強烈,夜間更明顯。

3. 濕疹

  • 原因:皮膚屏障受損後,受到外來刺激或過敏源影響。

  • 症狀:紅腫、脫皮、起小疹子,有時會滲液、結痂。

三、預防與日常保養方法

1. 正確洗澡方式

  • 使溫水(約37℃,避免用過熱的水洗澡。

  • 洗澡時間控制在5-10分鐘內

  • 選用溫和、無香料的清潔用品,避免用肥皂搓洗全身。

  • 洗完澡後,輕輕拍乾皮膚,勿用力搓擦

2. 每天保濕

  • 洗澡後的黃金3分鐘內擦乳液,幫助鎖住水分。

  • 選擇含有凡士林、甘油、尿素等成分的保濕產品。

  • 視情況早晚各擦一次,乾燥部位可多擦幾次。

3. 穿著與環境

  • 穿著柔軟、透氣的衣物(如棉質),避免毛衣直接接觸皮膚。

  • 室內使用加濕器或擺放水盆,維持適當濕度(建議濕度40-60%)。

  • 避免長時間待在冷氣或暖氣過強的環境中。

4. 飲食與水分攝取

  • 多喝水(每日約1500-2000cc,依醫囑調整)。

  • 飲食均衡,多攝取富含維生素ACEOmega-3的食物(如胡蘿蔔、堅果、深綠色蔬菜)。

5. 規律就醫

  • 若出現持續性乾癢、紅疹或濕疹情形,應及早就醫,避免自行抓癢或購買藥膏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