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蓮榮譽國民之家106年度榮民衛生教育-便祕防治
便秘是指每次大便乾、硬、須用力解出,或本來每天解一次變成四~五天解一次,同時併發腹脹、腹痛、甚至嘔吐等症狀。 一便秘的原因 : 1. 長期臥床、久坐不動、或缺乏運動。 2. 沒有規則的排便習慣。 3. 飲食不當,缺乏纖維質或水份。 4. 長期服用制酸劑、藥物或其他藥物的副作用。 5. 習慣性使用瀉劑或浣腸劑,使結腸無法正常收縮(蠕動) 6. 甲狀腺機能異常、脊椎損傷、痔瘡、腸道腫瘤等。 7. 環境改變、生活壓力或情緒緊張。 二便秘的處理: 1.用拳頭在下腹部的位置,以順時鐘方向,由右至左按摩,促進腸蠕動。 2.深吸一口氣,然後憋氣使腹部內的壓力增加,然後用力將糞便排出(高血壓、心臟病、痔瘡及疝氣患者請勿用此法)。 按摩方向由右 下向上至肋骨 緣向左再向下 至且門口,深 度約 3-5 公分 3.戴手套塗凡士林或潤滑劑挖便。 4.與醫師討論後,再給予軟便劑或輕瀉劑,或甘油球灌腸。 三便秘的預防及注意事項 1.每天早上沒吃東西前喝一杯溫開水、果汁或牛奶,以刺激腸子蠕動。 2.長期臥床病人,協助病人做全關節運動或翻身,以刺激腸蠕動。 3.每天定時上廁所,養成規律的排便習慣,有便意時,應立刻至廁所排便,勿拖延或忍住。 4.多攝取高纖維性食物的,如糙米、全麥、蔬菜、水果等,忌食柿子。 5.攝取足夠的水份,每日約 2000~3000c.c.(含湯,果汁及飲料等),但尿毒症與心臟 病患者除外。 6.養成勿隨意服用瀉劑或浣腸。 7.選擇適當的運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