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俗慶典
元宵炮轟寒單爺祭 臺東節慶與祭典 【元宵炮轟寒單爺祭】 農曆正月十五、十六日 【蘭嶼飛魚祭】 二月底至六月初「飛魚祭」是雅美族在每年三月~六月的飛魚汛期捕飛魚之前舉行的祭典,以求捕魚時能有好運勢 「飛魚祭」共分十三次舉行,是由「飛魚祈禱祭」揭開序幕。每年定期的飛魚祭,是以相當傳統的方式進行,男子均穿著丁字褲,頭戴銀盔,祭典的過程隆重而壯觀。第一次約在舊曆年後,稱「飛魚祈禱祭」,黎明時,所有的船在海灘集合。男子頭戴銀帽,年長者手持短刀,高聲頌唱祭詞,船員們在領祭船主的帶領下,用銀盔、水瓢、手勢等來招呼飛魚,祈求神的保佑和飛魚的豐收。結束後,每艘船殺一隻雞,將血用食指點在卵石上,表示收穫的魚將和石頭一樣長久。最後一次是慶祝飛魚每一豐收和魚季結束,女子不能參加,只能遠觀。雅美族獨立居住在蘭嶼島上,因此也發展出獨特的海洋文化,且主要祭典都和海洋有關 。雅美人認為飛魚是上天賜給他們的禮物,所以「飛魚祭」是雅美族最重要的祭典。他們利用飛魚喜愛光亮的特性,出海後將船尾的火把點亮,飛魚將迅速聚集至船邊,此時只要揮出長竿網即可滿載而歸。此時,海面火光點點,雅美人高唱凱歌,處處洋溢著豐收的喜悅。 【蘭嶼船祭】 「船祭」是雅美族所謂的「新船下水典禮」。新船下水前,要舉辦隆重的儀式,求海神保祐漁撈作業順利及漁獲豐富。新船下水是雅美族的首要盛事,祭典舉行時,男子穿丁字褲、橫紋衣、手持長槍、頭戴銀帽,盛裝打扮參加。緊接著是驅邪儀式,以揮拳舞身來驅趕惡靈,所有船員坐在自己的新船位子,向船靈祈禱,全村男子的吟唱韻律湧向新船,最後,緩緩將新船拋舉入海,直到新船下水且平安試航後,才大功告成。雅美族是原住民中最溫和、最愛好和平的民族,因此雅美族的傳統盛服戰甲,是驅邪辟靈時穿著,而非用於戰爭。蘭嶼舟是當地原住民的精神象徵、賴以為生的工具,因此下水典禮是族人一大盛事、圍繞著舟船、舞動著身軀,以猙獰面貌驅鬼,求神降福族人平安、捕魚豐收。九大原住民族群中,惟有蘭嶼婦女以甩髮頌神。由於男性駕船出海捕魚、女性在島上耕作,目睹海浪起伏、牽掛海上夫婿捕魚安危,而自然的甩動頭髮,隨著海浪的波濤起伏傳遞情感以祈求平安及豐收。 【新屋祭】 新屋祭樟原村南方台十一號花東公路旁,是一處由十餘個海蝕洞組成的特殊景觀區。由於這些洞穴大的可以住下不少人,史前時代的人們便利用這些洞穴作為他們居住的場所。 【播種祭】 「播種祭」是在播種的起始,祈求豐收。原住民各族大都有播種祭,目的是藉著播種儀式祈求今年豐收。但現今因為種植農作物的改變(例如由種粟改為種稻)和經濟型態的變化,使得播種祭也隨之改變或消逝。 【台東節慶旅遊】 勤勞的台灣人,傳統的節慶多與農間時序配合。如冬季收成之後,元宵節的炸寒單;在夏天收成之後,端午節的龍舟競賽;還有8月配合原住民豐年祭舉辦的南島文化節,都是台東旅遊可以參予的民俗節慶。此外,7月的國際飛行傘及9月的都蘭山藝術節,也非常適合國外遊客體驗,可以發掘台東充滿活力,且具有深度的一面。 資料來源/台東縣全球資訊網 (另開新視窗) 相關連結: 相關照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