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 Enter 到主內容區
  • 推到:facebook

114年學人專訪-林添富

  • 發布日期:114-03-13
  • 發布單位:宜蘭縣榮民服務處
講課照片

講課照片

專訪榮民林添富:多變社會,斜槓人生

努力讓自己成為別人的貴人是唯一的不變

在宜蘭縣各機關團體及志願服務推廣中心志工訓練課程中,總能見到一位笑容滿面的講者,以生動輕鬆的方式與學員分享經驗與知識。他,就是林添富,擔任講師長達22年,足跡遍及輔導會年度志工訓練、員山榮院、蘇澳榮院、宜蘭縣環保局、文化局及新北市佈老志工訓練等單位。

林添富的職涯並非一條直線,而是充滿轉折與挑戰。他認為,或許這是上天的考驗,亦或是自己骨子裡的不安定因素所驅使。他曾為了健康毅然辭去公務員工作,也為了照顧生病的父母,放棄令人羨慕的大專院校專任教師職位。他說道:「我的生涯或許不是個好的榜樣,但我認真努力,不間斷地學習,在不同的職涯領域找到自己的價值與意義,同時陪伴家人,過自己喜歡的生活。」,而這樣的選擇,也與當今多變的社會趨勢不謀而合。

退伍後,林添富繼續進修,完成大學、碩士班及進修博士班學業,並多次通過國家考試。如退除役考試、專技社會工作師、公職社會工作師考試及高考二級文教行政等。在宜蘭縣榮服處服務期間更榮獲績優人員獎。他的社會工作背景多元,他曾擔任三家財團法人老人福利機構主任,宜蘭縣私立竹林養護院、宜蘭縣私立竹安身心障礙養護院及天主教遣使會附設宜蘭縣私立聖方濟安老院。在他的帶領下,竹林養護院更榮獲全國老人福利機構評鑑優等獎。之後,他轉任宜蘭社區大學羅東校區主任秘書三年半,致力於推動成人終身學習及知識解放運動,使羅東社大在全國社大間備受矚目。

他同時是一名大學講師,民國92年拿到部頒講師證後,教學足跡遍布德育(經國)護理健康學院、宜蘭大學、蘭陽技術學院、淡江大學、玄奘大學、耕莘護專、空中進修學院等學府。他教授長期照顧、社會工作、性別教育、未來學、社會學等課程,將實務經驗融入理論。同時鼓勵學生持續進修,不少學生在他的指導下考取社會工作師執照、攻讀碩士並拿到學位。此外,他也帶領學生至北部長照機構實習,並到桃園、八德等榮家服務榮民長輩,讓學生在實踐中學習老人照顧技能,累積寶貴的經驗。

兩年前,他發現年輕時最愛的文學,仍是他心中的最鍾情的掛念,於是他進入佛光大學中國文學與應用學系博士班就讀,鑽研文學理論、馬華文學、佛教文學及台灣文學,並開始發表新詩與論文,沉浸在文學的世界中。

近幾年來,林添富不僅自身踐行學習之道,也與學者合著《老人學概論》及翻譯《環境高齡學》等書,另外也協助撰寫宜蘭縣文化局出版的社區總體營造宜蘭火金姑系列叢書,並與佛光大學中文系師長們合力撰寫政府出版品及黃大魚基金會蘭陽文學導讀等書籍。

林添富說起他近三十年來的求學及工作經歷,輔導會總是他堅強的後盾。他提到,退除役官兵凡就讀國內正式學籍的大專校院或於研究所攻讀碩、博士學位,輔導會提供學雜費補助,在就學期間可減輕經濟上的壓力;若想參加國家考試或國(公)營事業機構考試,亦可向各地榮民服務處申請補習課程、購買教材及考試用書費用補助。這對於榮民而言,絕對是改變生涯,提升自己的最好幫助。

他認為,人生總有許多的機緣,等待我們去發現及挑戰,因應多元的社會,我們要有多元的應對方式,努力開發自己的能力,不要受限於自己所學,廣泛的學習。惟有廣泛且仔細的閱讀,才能夠具備此門專業知識,朝向更為圓熟的階段邁進。對於想要參加公職考試的榮民朋友,他提到,閱讀只是在瀏覽現有的「資料」,閱讀時應作筆記,整理重點,思考詞句語彙組成的意義,將資料整理成為「資訊」,並透過組織能力將資訊系統化,進一步內化成個人「知識」,最後與生活結合,即成為「智慧」。

林添富的的求學與工作歷程橫跨多個領域。從五專電機、大學社會學、碩士班勞工安全衛生與未來學,到博士班社會教育與中國文學;工作從記者、縣政府社工員、機構主任、大學講師、輔導會助理員、社工員、輔導員到鎮公所主任秘書,約三十年的斜槓生活。雖然專業不同,但學習的核心在於有顆努力的心,要勇於學習不同的事物,才能打開自己的視野。

最後他說道,歷經多份工作歷練,雖然快樂,但也不免有些蜿蜒,人生無法複製他人的經驗,每個人都是獨特的個體,唯有透過自我努力與肯定,才能走出屬於自己的道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