預防跌倒,用藥要小心-正確用藥安全宣導
易引起老人跌倒的危險因素: 1.關節炎 2.憂鬱的症狀 3.姿態性低血壓 4.認知、視力、平衡、步履、或肌肉強度的退化 5.65歲以上的老人,有75%曾有跌倒的記錄 6.住院病人中,老年人跌倒風險是年輕人的十倍 7.服用>4種以上藥物的老人為跌倒高危險群 跌倒在老人族群一直是造成受傷、住院主要原因。有35~40%一年曾經跌倒一次,50%以上隔年會再次跌倒。根據醫策會台灣病安通報的統計,跌倒盛行率逐年來一直在病安事件中排名一、二。跌倒佔所有病安問題26.3%,而發生在老人族群佔42.5%。其中導致死亡9件(0.1%),而17.8%藥物相關。 易導致跌倒的藥物: 利尿劑、麻醉止痛劑、緩瀉劑、鎮靜安眠藥、降血壓藥、降血糖藥、抗組織胺、肌肉鬆弛劑、抗憂鬱劑等等;因藥物作用所引起的跌倒最常發生在剛開始使用藥物時,或調整藥物劑量時。 預防服用藥物造成跌倒之注意事項: 1.清楚明白藥袋上的服用方法及注意事項,並注意服用藥物的副作用。 2.減少容易導致跌倒藥品的併用,不可自行減藥及減量,應與醫師討論,由醫師調整藥物。 3.服用降血壓劑或其他會引起低血壓、頭暈目眩的藥物後,站起來會感覺頭暈時,動作應放慢,最好先坐3-5分鐘,再慢慢站起來。 4.如藥物會造成上廁所次數增多易導致跌倒時,記得在使用藥物前先上廁所,降低跌倒風險。 5.服用藥物一小時內注意藥物作用,如有頭暈目眩等情形,應躺著休息,如需下床應有人照顧扶持。 6.日常生活的環境保持活動順暢、光線充足。浴室、廁所地板濕了應立即擦乾或舖設防滑墊。 老人用藥多注意,可預防跌倒以保健康,這需要醫療人員、住民和照護者的共同努力,才能有效預防用藥後發生跌倒的意外,增進老人用藥安全與生活品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