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蓮榮譽國民之家108年度衛生教育-泌尿道感染預防護理
一、所謂泌尿道感染: 所謂泌尿道感染就是細菌侵犯到腎臟、膀胱或其它尿路而造成發炎現象。它包括腎盂腎炎、膀胱炎、前列腺炎及副睪炎。
二、泌尿道感染,通常會出現的症狀: 頻尿、尿急、夜尿、排尿會痛或灼熱感、尿液呈現混濁狀、尿中帶血、下腹部或後腰部疼痛。若出現這些症狀時,應立即就醫,若未及時妥善處理,嚴重則會引起腎臟感染。當出現發冷、發熱、頭暈、想吐和背腰部痠痛等症狀時,表示腎臟可能已受到感染,必需立刻接受治療。
三、常見的泌尿道感染原因及高危險群患者包括: 1.性別:女性因尿道短且近肛門,感染機會較男性多。 2.年齡:更年期的女性,因女性賀爾蒙降低,使黏膜較乾澀、脆弱、 細菌易滋長,更增加陰道及泌尿道感染的可能性(約一般年齡層的 十到十五倍之多)。至於男性,到了老年後才因攝護腺肥大,增加感 染的危險性。 3.過低的飲水量:會減少排尿的頻率,而增加細菌停留在膀胱或尿道 內的時間導致感染。 4.慢性疾病,如糖尿病等,身體免疫力較差。
四、泌尿道感染之預防: 1.無限制水份禁忌者(水腫、心臟病、腎功能異常等),每天至少喝 2000CC的水,以增加排尿。 2.不可憋尿,有尿意時即上廁所。 3.採淋浴,避免泡浴及盆浴。 4.平常可飲用蔓越莓果汁,因蔓越莓中所含的特殊有機酸成份可使尿 液維持酸性,同時抑制細菌沾附在泌尿系統。 5.避免穿過緊的衣服或束褲,產生悶熱和增加細菌繁殖的機會。因 此應多穿棉質的內褲比尼龍材質內褲通風。 6.感染期間應依醫生指示服用藥物,勿自行停藥導致重覆感染。 泌尿道感染的復發率很高,持久有效的保健是預防復發的不二法門。而規律的生活、均衡的飲食、避免過度勞累、充分的飲水和良好的排尿習慣,是維護泌尿系統健康的基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