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蓮榮譽國民之家108年度衛生教育-認識高血壓
高血壓定義:血壓是指血液由心臟送出時在動脈血管內所產生的壓力。心臟收縮時產生的壓力叫收縮期血壓,而心臟舒張時所產生的叫舒張期血壓。量度血壓的單位叫毫米水銀(mmHg)。成年人正常血壓的範圍甚廣,根據世界衛生組織對高血壓的定義是:在休息狀態下,血壓持續高於140(收縮壓)/90(舒張壓)mmHg。由於血壓一般受大腦控制,且會隨情緒和身體活動的變化而改變,因此,應當在不同的場合下,至少量三次血壓,才能斷定是否患有高血壓。 高血壓所造成的併發症,常常是致命性或者變成長期慢性造成其他器官異常,而嚴重影響個人健康,無法工作,因而生活品質惡化,也一起連累家人及周遭朋友及社會。因此,我們不能不重視高血壓的治療與防治。 知道有高血壓之後,不應自行服藥,而應該由醫生經過詳細檢查及多次測量血壓確定有高血壓後,才用藥物,飲食及調整生活習慣來治療。醫師通常會針對個別情況來開降血壓藥物,高血壓患者應遵照指示來服用藥物,不可自行增減劑量。
高血壓的居家注意事項: 1.戒菸:可減低發生心臟病及腦中風之機率。 2.減重:維持理想體重,減低體重過重所增加之心臟負荷。 3.低鹽飲食:減少鈉鹽的攝取,可使血壓下降,飲食宜採清淡,盡量 避免食用醃漬食物及控制飲酒。 4.規律的運動習慣:規律的運動:每天至少40分鐘,每週至少3~4 天,做一些安全溫和的有氧運動,例如快走、慢跑、游泳、騎腳踏 車…等對於有慢性併發症及血壓控制不良的病友,選擇運動種類前 應先由醫師做完整的評估,依生理情況選擇合適的運動種類。 5.正確使用降血壓藥物:養成正確用藥習慣,若改善了生活習慣,還 是無法控制血壓,則要進一步尋求藥物的治療。藥物種類繁多,絕 不可病急亂吃藥,須經醫師診斷後再服藥。 6.均衡飲食:少吃飽和脂肪與膽固醇的食物,如動物性肉類(魚類除 外),內臟如豬腦、心、肝、腰子等,應減量並減少攝取頻率。多 攝取高纖食品,如青菜、水果、全麥製品。飲食須定時定量,多用 水煮、蒸、烤等烹調方式,減少油脂攝取。少暍濃茶、咖啡等刺激 性飲料。 7.日常保健:定期測量及記錄血壓。注意保暖,冷天避免外出。保持 心情愉快,充分休息與睡眠,攝取足量水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