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推到:
銀髮族的飲食原則
-
發布日期:106-05-15
-
發布單位:雲林榮譽國民之家
1.少量多餐,以點心補充營養。
老年人由於咀嚼及吞嚥能力比較差,往往一餐吃不了多少東西,而且進食時間又拖得很長。
為了讓老年人每天都能攝取足夠的熱量及營養,不妨讓老年人一天分成5∼6餐進食(少量多餐),在三次正餐之間另外準備一些簡便的點心,像是低脂牛奶泡餅乾(或營養穀片更佳)、低脂牛奶燕麥片,或是豆花、果汁.也可以將水果切成小塊進食。
2.以豆製品取代部份動物蛋白質
老年人每天需要4份蛋白質,不過肉類的攝取必須限量,所以一部份蛋白質來源應該以豆類及豆製品(如豆腐、豆漿)取代。
老年人的飲食內容裡,每餐正餐至少要包含一份品質好的蛋白質(如瘦肉、魚肉、蛋、豆腐等),尤其是不吃肉、甚至也不吃蛋的素食者,更要由豆類及各種堅果類(花生、核桃、杏仁、腰果等)食物中獲取優質蛋白質。
3.主食加入蔬菜一起烹調
為了方便老年人咀嚼,儘量挑選質地比較軟的蔬菜,像是大番茄、絲瓜、冬瓜、南瓜、茄子及葉菜類的嫩葉等,切成小丁塊或是刨成細絲後再烹調。
如果老人家平常吃稀飯或湯麵做為主食,每次可以加進1∼2種蔬菜一起煮,以確保每天至少吃到3份(1份100公克蔬菜)。
4.限制油脂攝取量
老年人攝取油脂要以植物油為主,避免肥肉、動物油脂(豬油、牛油),而且也要少用油炸的方式烹調食物。
另外,甜點糕餅類的油脂含量也很高,儘量少讓老人家吃這一類的高脂肪零食。
將多元不飽和脂肪(如玉米油、葵花油)和單元不飽和脂肪(如橄欖油、花生油)輪流換著吃,這樣比較能均衡攝取各種脂肪酸。
5.少加鹽、味精、醬油,善用其他調味方法
味覺退化的老年人吃東西常覺得索然無味,食物一端上來就猛加鹽巴、頻沾醬油,很容易吃進過量的鈉,埋下高血壓的風險。
其實味道並不只有「鹹」味一種,善用酸味或某些食材特有的香氣,就可以讓料理少鹽也美味。
一些具有特殊風味的蔬菜可以多利用,例如九層塔、香菜、香菇、洋蔥,用來炒蛋(如九層塔炒蛋)或是煮湯、煮粥。
而利用白醋、水果醋、檸檬汁、柳橙汁或是鳳梨等各種果酸味,也可以變化料理的味道。
6.少吃辛辣食物
雖然辛辣香料能挑起食慾,但是老年人如果吃多了這類食物,會容易造成體內水分、電解質不平衡,會出現口乾舌躁、火氣大、睡不好等症狀。
EX:胡椒.辣椒等等……
7.白天多補充水分
因為擔心尿失禁或是夜間頻跑廁所,不少老年人幾乎整天不大喝水,如此一來會讓原本就有便秘症狀的人更是雪上加霜。
其實應該鼓勵在白天多喝白開水,有時候也泡一些花草茶(儘量不放糖)變化口味,但是要少喝含糖飲料。
晚餐之後,就減少攝取水分,這樣就可以避免夜間上廁所、影響睡眠的困擾。
- 點閱次數:3707
- 最近更新日期:106-05-1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