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 Enter 到主內容區
現在位置 首頁 > 衛教園地
  • 推到:facebook

怎麼老不通?

  • 發布日期:107-09-21
  • 發布單位:雲林榮譽國民之家

光吃蔬果不喝水,腸道照樣大塞車

「想大但是大不出來」,坐在馬桶上真是欲哭無淚,便秘已是忙碌現代人常見的問題,長期便秘還可能導致腸道癌變,到底要怎麼吃,才能更「順暢」?

日前,看到一項統計數據,每10個中國人中就有1個人受便秘影響,而在所有就診的患者中,有75%的患者都屬於慢性便秘,便秘已經成為一個新的影響國人身體健康的頑固症狀。

俗話說「便秘不是病,解不出來真要命」,一句話概括了便秘的要命性,雖是算不上病,但難受程度卻可要人命。深受其苦的人群不在少數。

要忽視想上廁所的感覺

台北醫學大學附設醫院營養室主任蘇秀悅表示,規律的排便習慣因人而異,有些人一天兩次,有些人兩天一次,只要是規律的,就沒有問題,尤其不要忽視「想上廁所的感覺」。

腸道蠕動快的時間約在早晨的5點到7點,但忙碌的現代人不一定有足夠的時間或心情在早晨排便。加上生活作息、飲食習慣壓力等,導致腸道蠕動減慢,使得大便在腸道內停留過久,水份被大腸吸收,而引起大便乾硬,導致排便困難和排便次數減少,甚至三天以上沒有排便,即稱之便秘。

「改善便秘的第一步就是補充足夠的水份。」蘇秀悅表示,解決便秘問題要從生活作習開始,最重要的是要攝取足夠的水份,一天至少喝2公升的水,蔬果的攝取量也要足夠。

引起便秘的原因,主要的有:

1.因生活習慣不良引起:如缺乏運動、偏食、食用過多肉類又缺乏攝取纖維性食物等。

2.因身體疾病引起:如大腸機能異常、腸阻塞、腸道狹窄、惡性腫瘤、甲狀腺機能低下等。

3.因情緒困擾引起:如情緒低落、緊張、或遭遇重大變故等。便秘雖不會對生命構成威脅,但足以影響工作情緒及工作效率,且容易疲勞,嚴重時,使腹部有壓迫感或腹痛等。

便秘時怎麼辦?

1.有便意時勿拖延或忍住,應馬上去廁所排便。

2.雖然沒有大便,每日一次坐在馬桶上放鬆心情,培養規律排便習慣。

3.早上起床後,馬上喝一杯冷牛乳或冷開水,以刺激腸子蠕動。

4.多攝取水分(2000㏄以上)及吃高纖維性食物,例如:韭菜、芹菜、蔬菜莖、筍絲等。

5.有適當的活動,例如:散步、輕微運動。

6.慢性便秘症的人可在腰和背部作熱敷或按摩。

7.去除精神上的不安。

8.如果便秘是由於旅行、住院或環境變化所致,則不必太介意。

9.因便秘而感到煩惱時,需就醫和醫生討論。

腸道順暢三大指標不能少

榮欣診所營養師李婉萍也表示,便秘跟水分攝取、運動量及膳食纖維最有關係。

1.水份要喝夠

李婉萍說,攝取的水分不足,即使吃了很多蔬果,仍未能促進腸道的蠕動。她建議,人體每公斤的重量至少需要30到35公克的水,以成人50公斤為例,一天需攝取1.5公升到1.7公升的水,而且每日攝取的水分,包含湯、果汁、飲料、咖啡等,至少要有一半以上是白開水,才足夠身體的需要。

2.運動要充足

  即使腸道本身就會蠕動,外來刺激也很重要,久站或久坐的人,也可能因為運動量不足,腸道蠕動緩慢,即使攝取足夠水分,仍然容易便秘。

3.膳食纖維要吃夠

蔬菜、水果、全穀根莖類等食物富含膳食纖維,建議至少要遵照「蔬果579」原則,攝取足夠的蔬果份量。李婉萍解釋,該原則的計算方式,1份水果份量約為1個拳頭大,如1顆柳丁、半根香蕉、半顆哈密瓜等;1份蔬菜約為煮熟後100公克的菜量,而且蔬菜要多於水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