淺談老年人心理健康~讓我們成為長者的好朋友-上
目前台灣已是老年化的社會,每天都無可避免的與年長者接觸,當我們談到老年人心理健康問題的時候,首先我們需要明白一點,我們需要瞭解自己,我們需要認識自己,在一個人步入老年這個人生階段的時候,那麼會發生哪些心理上的變化?老年人的心理活動有些什麼特點?這是需要我們瞭解才能更好地去跟老年人打交道。 那麼在一個人步入老年這個人生階段的時候,那麼會發生哪些心理上的變化?老年人的心理活動有些麼特點?老年人主要的心理特點有這樣八個方面: 第一個就是在記憶力方面,表現出來有某種選擇性的下降。對於早年的事情記憶比較清楚,對於近事,最近發生的事情記憶力比較差,尤其對於最近認識的人名有困難。經常看見老年朋友跟我們打招呼,跟年輕人打招呼,這年輕人我認識你,那您說我叫什麼?抱歉,想不起來了。就是老年人記人名困難是一個明顯的特點,很多老年人都有類似的情況。但如果老年朋友記憶力發生嚴重的障礙而影響日常則要儘快求醫以確定有沒有罹患老人失智症的可能。 第二個就是自我中心加強。我們會看到很多老年人,在年輕的時候忽略了自己。而且很多以家庭和事業為重的一些老年朋友,到了老年的人生階段以後,往往覺得別人對自己不夠關心,需要別人多關心。很多老年朋友,他們覺得自己到了人生的最後一個階段,他們經常要回顧自己過去的生活,尤其是當他們比較孤獨,比較寂寞,或者情緒比較低落的時候,他們就會經常想起,他自己以前,在他年輕力壯的時候,做過的那些事情。想到了這些事情的時候,潛意識當中就希望周圍的人對這些加以肯定。而且能以同樣的關愛回報他,以同樣的奉獻精神來對待他。 這種自我中心的加強跟一般年輕人的自我中心加強有不同,老年人自我中心加強實際上他就是呼喚一些關愛,並不是說你非得要給他多少錢,非得要伺候他做多少事情,實際上他要的是一種關注和愛護,他並不需要很具體的東西。 第三個就是喜歡談論過去的功勞,這個跟前面談到的情況也有相關。 第四個是不容易接受新事物。因為老年人意識到自己的衰老,意識到自己身體和心理各方面的功能進入老年化。他覺得當有新鮮的事物發生的時候,他接受起來,適應起來需要一個過程。 第五個是對社會的變化疑慮不安。就是他特別擔心社會發生巨變,因為當一個社會發生巨變的時候,老年人已有的價值系統和經驗系統,就難以解釋當前的這些巨變。而他需要建立起一套新的經驗系統,這對老年人來說就要發生很大的困難。 第六個就是好固執己見。因為老年朋友有比較長的人生經歷,有豐富的人生閱歷和經驗,所以他們特別希望用自己的人生經歷來實踐、證明有效的東西,去指導和教育自己的子女和年輕人。 第七個就是遇事容易急躁。我們中國有句古話說,老小孩,小小孩。有的時候老年人想要一個什麼東西,那個心情急迫的衝動,不亞於幼稚園的一個小孩。我要那個,我要那個,你趕緊給我。 第八個就是願意自己幹,不願意麻煩別人。但是老年人又不願意孤獨,而且老年人比較擔憂,比較恐懼孤獨。所以我聽一個老年朋友曾說,我覺得最理想的狀態是我跟我兒子住鄰近,兒子和兒媳婦就在我們家附近。我要想見他呢,我走幾分鐘能見到他,他要想來看我,他走幾分鐘能見到我。這個心態就反映了這樣一種又願意獨處,又害怕孤獨,又不希望別人照顧自己,不希望麻煩別人,又希望得到別人的關注,這樣一種心態。
|